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广州巴菲特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部
联系电话:020-34392366
传真号码:020-84051161
总部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晓路宝成街10号A栋1801
电子邮箱:gzbuffet@163.com

邮政编码:510288

业务联系:王经理15360588980   孔经理15360890100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策法规

关于下达广东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1-07-13   发布者:巴菲特市场部   【字体:

关于下达广东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粤府〔2010〕42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东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业经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现下达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对巩固我省经济企稳向好势头、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在更长时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着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进自主创新,着力扩大内需,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加快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着力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2010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人均生产总值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9%;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6%;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排实现“十一五”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3‰以内。实现上述预期目标,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一是编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总体规划。以重点培育广东现代产业“500强”为主线,加快建设竞争力强、结构优化、集聚化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全力推进重点产业调整与发展。贯彻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重点培育100个先进制造业项目。三是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支持服务业平台、载体等建设,重点培育100个现代服务业项目。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进广州、深圳金融商务区和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建设,加快建设“珠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圈”。四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传统产业产品研发、生产流通及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重点培育100个优势传统产业项目。五是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培育100个现代农业项目,启动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施方案。六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完善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规划建设,着力培育各类中介组织,健全融资担保体系,扩大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试点范围,研究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二、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编制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培育10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推进深圳华星光电8.5代液晶面板、河源汉能薄膜太阳能电池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与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建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二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建设华南超级计算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进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建设,推进高新区发展转型升级,优化自主创新制度环境。三是推进技术创新及成果产业化。实施高技术产业化专项计划,加快建设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深化省部、省院产学研合作,继续实施省重大科技专项。大力促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加快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的应用开发和产业化推广。落实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和自主创新国家税收扶持政策。支持广州、深圳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试点。
  三、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消费持续稳定增长
  一是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研究建立收入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低收入困难家庭的生活补贴,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就业安置机制,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二是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继续抓好家电、汽车、住房、旅游、信息服务等五大消费市场。以举办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筹办深圳世界大运会为契机,促进全民体育健身消费;促进数字出版、文化传媒、互联网视听、动漫创意、游艺游戏等文化消费;支持发展节庆消费、租赁消费、网络消费等;积极探索和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发展养老服务消费;完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推行“农村消费升级行动计划”,促进农村消费。三是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发展和完善消费信贷,加强市场监管,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四是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支持外向型企业与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加快培育发展经销、代理、物流等内销网络,促进其扩大内销。继续办好广东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内销)博览会。
  四、稳定投资增长,优化投资结构
 
  一是加大重点项目投资力度。全年安排省重点项目300项,计划投资3900亿元。重点围绕《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确定的73个重大项目,全力推动“新十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厦深铁路、贵广铁路、南广铁路广东段等在建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广东西部沿海铁路、二广高速公路连州至怀集段等项目;加快内河航道整治进度,打造我省内河运输黄金水道。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推进核电、风电等项目建设,加强电网建设和跨区域输电通道建设,加快天然气管网、LNG接收站等能源保障项目建设。推进海洋工程装备、珠三角轨道机车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前期工作,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着力解决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资金、征地拆迁等问题。二是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民生、环保等重要领域的投入,加大生态开发区的生态环保、交通、市政、社会事业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三是促进民间投资较快增长。抓紧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意见,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充分利用财政、税收、政府采购、金融扶持等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加大投资力度。四是切实做好重大项目的建设、上报和监管工作。
  五、提高对外经济发展水平,增强经济国际竞争力
  一是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科学筹划市场开拓和经贸洽谈活动,积极拓展东盟、东欧、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二是大力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动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型,重点扶持一批有规模、有优势的加工贸易企业从贴牌生产、委托设计向自主品牌转型。三是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积极承接国际软件外包和商务服务外包,推动扩大运输、软件、技术、旅游和劳务等服务出口。四是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的交流合作,鼓励和吸引大型跨国企业到我省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继续推进中新(广州)“知识城”项目建设。五是深化粤港澳合作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落实CEPA和服务业对港澳开放在广东先行先试,推进粤港澳跨界交通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与合作,加快横琴开发建设。务实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加快推进与周边省(区)相衔接的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项目建设。六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培育一批“走出去”重点企业,加快境外生产基地和经贸合作区建设,扩大境外资源合作开发,支持优势企业承接海外工程承包业务。
  六、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宜居城乡建设
  一是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大力推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优质安全供水系统和环保设施建设。二是加快建设宜居城乡。科学规划城乡改造,体现岭南特色,使城乡建设成为岭南文化传承的载体。加大“三旧”改造力度,启动“老街”整饰建设工程,实施“百村(城中村)改造”工程。三是推进区域绿道网和城市绿地建设。在珠三角地区率先构建湾区通道、东江通道、西江通道等绿道,形成珠三角绿色生态屏障。四是积极推进城镇化。加快规划和建设重点城镇交通、供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制定推进农民工在城镇落户并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的政策措施。五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村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快农村“水电路气房、教卫文就保”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六是大力推进“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
  七、推进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编制实施《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落实与各主体功能区相配套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环保等政策及其绩效评价和考核办法,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二是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完善珠三角各市与对口合作市双方共建产业转移示范园工作机制,开展双转移目标责任考核,出台产业转移奖励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支持“双转移”中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推进产业转移园集聚发展、集群发展;开展技工院校“百校扶百县”等活动,加快促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三是推进珠三角一体化发展。落实推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指导意见,出台实施珠三角基础设施建设、城乡规划、环境保护、产业布局和公共服务等五个一体化规划,加快建立现代产业示范区,推动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双提升”。四是加快粤东西北地区发展。认真实施促进粤东实现“五年大变化”、粤西振兴发展、粤北跨越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实施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推进东西两翼发展临港工业、海洋经济和特色旅游等,支持粤北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等产业。五是启动南岭山地丘陵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性功能区保护与建设。
  八、做好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建设生态广东
  一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制定广东省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计划,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推动国家低碳经济发展试点工作。二是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深入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推进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工作,推广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试点。三是继续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我省“十一五”关停落后产能的各项目标任务。四是以提升亚运会环境质量为契机,切实做好大气、水资源等整治。推进珠三角大气污染整治,继续实施火电厂脱硝工程。加快珠江广州河段、淡水河、练江等重污染流域整治,抓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全省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400万吨以上,各地级以上市均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五是研究和出台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税和政府采购等激励政策。推行阶梯式水价,执行高能耗行业差别电价,合理制定水资源费、排污费征收标准和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
  九、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稳定和扩大就业。推进创业带动就业计划,构建现代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体系,提升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自主创业服务工作,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二是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投入。推进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珠三角职业教育基地和高校“211工程”三期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重点文化工程及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探索建立以养老服务为重点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大力推进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市级统筹和城乡统筹。逐步将年人均收入低于1500元的农村家庭纳入低保范围。新增解决农村30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三是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四是做好甲型H1N1流感等疫病防控工作,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五是全力做好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第十三届省运会筹备组织工作。六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加快对口援建项目建设,确保今年9月底前基本完成对口支援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任务。
  十、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创新体制机制
  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制定省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办法。推进创新审批方式改革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在省直部门开展优化审批流程、实行网上审批试点,在企业登记注册领域开展“并联”审批试点。推进深圳和顺德行政体制综合改革、珠海等地社会管理综合改革、佛山等地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等试点工作。二是深化投资、财政等体制改革。改进投资管理方式,推行省重点项目并联审批制度。完善激励型财政机制,探索建立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国有企业重组和产权改革。三是推进富县强镇事权改革。四是扎实推进医药卫生、文化等体制改革。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五项重点改革。全面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基本完成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任务。
  同时,加强经济形势分析和经济运行调节,保障煤电油粮等重要商品和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供应,做好经济预案和储备性政策研究。加强通胀预期管理,充分发挥价格调节基金扶持生产、支持储备、调节供求、稳定价格的作用。认真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创新性和民主性,确保高质量、高水平完成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的编制工作。
  
                               广东省人民政府
                             二○一○年三月三十日
copyright@广州巴菲特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粤ICP备14039836
广州总部电话:020-34392366       传真:020-84051161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晓路宝成街10号A栋1801  业务联系:王经理15360588980   孔经理15360890100
泡沫包装小程序开发气泡混合轻质土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售楼处软装医疗器械注册